合肥物質院團隊在飛機尾氣排放光學遙感分析領域取得突破
時間:2025-02-19 作者:秦玉勝 齊瓊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院安光所環境光學中心FTIR團隊在飛機尾氣排放光學遙感分析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合肥新橋國際機場飛機滑行期間尾氣排放光學遙感分析》發表于Remote Sensing上。??
??
??
??
飛機尾氣,特別是在地面滑行階段的排放,作為一種復雜的污染源,長期以來對環境質量和公共健康構成了嚴峻挑戰。傳統的地面監測方法難以實時、精確地捕捉排放物的動態變化,嚴重限制了排放管控與環境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如何通過先進的遙感技術進行高效監測,成為該領域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安光所研究團隊采用自主研發的AGHJ-VOCs型OP-FTIR光學遙感技術,開展了飛機尾氣排放的實時監測與分析。通過對單機排放尾氣中CO、CO2以及多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濃度進行非線性模型分析,揭示了CO/CO2比率與VOCs(如C4H6和C2H6O2)之間的顯著相關性。這些發現為評估飛機發動機的燃燒性能和排放污染物之間的動態關系提供了新的數據支持。未來,相關研究人員也可利用這些數據從燃料和發動機性能入手改進、提高飛行器的燃燒效率。
該研究不僅為機場排放管控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還為未來的綠色航空政策和技術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研究成果預計將對全球范圍內的機場排放監測與管理產生深遠影響,不僅推動合肥作為低空經濟試點城市的低空飛行環保行業發展,也將助力航空行業更加環保和可持續的良性運行。
此外,該研究成果獲得了一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ZL202411467262.9)
秦玉勝博士后為論文第一作者,李相賢研究員為論文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民航聯合研究基金(U2133212)等項目的資助支持。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3390/rs17040664

OP-FTIR實時監測飛機尾氣排放

CO/CO2比率與VOCs排放的關聯性
?

合肥新橋機場實驗現場